学校实验室酸碱中和池的设计需结合实验室废水特点(水量小、间歇排放、pH波动大),并符合安全、环保及教育设施的特殊要求。以下是具体设计要点:
规范依据
《中小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技术规范》(T/CAEPI 32-2021)
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》(GB 50015-2019)
地方环保局对学校实验室废水的特殊要求(如北京、上海等地要求实验室废水单独处理)
排放标准
pH必须稳定在 6~9(GB 8978-1996)
重金属、悬浮物等指标需符合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》(CJ 343-2010)
典型水质:
酸性废水:含HCl、H₂SO₄等(pH可低至1~2)
碱性废水:含NaOH、KOH等(pH可高达12~13)
可能含微量重金属(如化学实验后的含铜、铅废液)
水量估算:
中小学实验室:0.1~0.5 m³/d(按每日最大实验量×1.2安全系数)
高校/职业院校:0.5~2 m³/d
最小有效容积:按最大日排水量的 1.5倍 设计(例如日排0.3m³,则容积≥0.45m³)
分格设计:
调节池(暂存废水,均化水质)
中和反应池(带搅拌,停留时间≥20分钟)
沉淀池(可选,去除悬浮物)
项目 | 酸性废水中和 | 碱性废水中和 |
---|---|---|
药剂 | NaOH溶液(5%~10%) | 稀硫酸(10%~20%) |
控制方式 | pH在线仪+计量泵 | pH在线仪+计量泵 |
安全要求 | 防腐蚀PE储药罐 | 防腐蚀PE储药罐 |
材质选择
池体:优先采用 PP塑料 或 玻璃钢(耐酸碱、轻量化)
管道/阀门:UPVC或PTFE材质
地面防腐:池周设耐酸瓷砖+环氧树脂涂层(防溅洒腐蚀)
工艺流程图
实验室排水 → 调节池(均质) → 中和池(自动加药) → 沉淀池 → pH检测 → 达标排放
若pH不合格,废水自动回流至中和池再次处理
安全设计
通风系统:池体上方设耐腐蚀风机(换气量≥6次/小时)
防泄漏:池体置于防渗托盘内(容积≥池体总容积的20%)
应急措施:
手动加药口(断电时备用)
紧急排水阀(通向事故池)
自动化配置
核心设备:
pH传感器(梅特勒-托利多或哈希品牌,精度±0.1)
蠕动计量泵(与pH仪联动,如兰格泵)
数据记录:可选配PLC系统,记录pH曲线、加药量
运维管理
每日检查:pH仪表校准、药剂余量
每月维护:清理沉淀池污泥(按危险废物处置)
每学期检测:送第三方检测重金属、COD等指标
空间受限的学校
采用 一体化中和设备
含重金属废水
增加 絮凝沉淀模块(投加PAC/PAM)或 离子交换树脂柱
北方寒冷地区
池体加保温层,电伴热管道(防冻结)
严禁行为
中和池排水管直接连接雨水管网
将不明成分废液(如有机溶剂)混入酸碱废水
审批流程
设计前需向教育局、环保局备案
竣工后需取得《排污许可证》
HOTLINE
电话:15063679196
微信号:15063679196
邮箱:3373147004@qq.com
ADDRESS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内
版权所有:2023 潍坊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鲁ICP备14031564号-5